中国科技巨擘竞逐人工智能

发布时间: 2017-12-21 17:46:11
在各方对人工智能(AI)的探索日益白热化之际,中国科技三巨头百度(Baidu)、阿里巴巴(Alibaba)和腾讯(Tencent)比硅谷竞争对手拥有一项明显优势——数据。

正如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Robin Li)所说的那样:“百度(比你自己)更懂你。”

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均已欣然接受AI:在国内和海外建立专家实验室,聘请顶级工程师。和谷歌(Google)等美国同行一样,他们利用机器学习进入了一些较新的领域,包括自主驾驶、医疗诊断、用于支付验证的面部识别,以及可用语音操作的AI功能硬件。

“去年我们把AI视为我们的优先项目之一,把它当作一个战略重点,”腾讯首席运营官任宇昕(Mark Ren)上月表示。

阿里巴巴持有类似观点,称AI渗透进了“我们业务的方方面面……我们不把它看作独立的业务部门。”



咨询机构Forrester高级分析师王小峰(音)表示,如今的差别在于企业所掌握的数据规模以及机器处理数据的速度。“你可以轻松地对一群顾客进行个性化分析,但如果要分析数百万顾客就会非常难,这里的关键在于你可能多快得出结果,”他表示。

阿里巴巴在今年的盈利报表中开始介绍AI推动的改进。首席技术官张建锋(Jeff Zhang)今年早些时候向分析师们表示,最大的变化是该公司如今能够处理的数据规模(1000PB),相当于大约5800亿册书。

“我们产生并收集所有不同类型的数据,”他称,“我们希望利用这些数据来实现个性化,通过我们的数据产品在我们提供支持的所有领域推动搜索、安全、客户服务。”

11月11日的“光棍节”展现了AI的一部分威力,阿里巴巴在这个购物节之前的一个月利用AI制作了4亿个定制横幅广告。在预售期,该公司还利用聊天机器人每天回答350万个简单询问,比如“我的包裹在哪?”

这一切在过去也可以通过麦克风和摄像头实现,但是达不到如此庞大的规模以及AI技术带来的高速度。

奥纬咨询(Oliver Wyman)亚太区数据和分析主管爱德华?德梅泽拉克(Edouard de Mezerac)介绍了阿里巴巴的第三方电商平台淘宝网(Taobao)正在经历的另一个变化。它允许用户通过图片进行搜索,利用深度学习(一种旨在模拟人类大脑运作方式的技术)找到相同或类似的商品。比如,这可以让购物者搜索某个名人穿的裙子。“现在这种技术在亚马逊(Amazon)的平台上还不存在,”他表示。

分析师们表示,该行业在利用AI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是这类应用暗示了中国如何可能居于全球领先地位,特别是随着企业加快利用相关技术。

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高级合伙人阿南德?斯瓦米纳坦(Anand Swaminathan)列举了让中国跑赢硅谷的另外两个因素。“他们的消费者测试场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大,”他表示,“他们在这里能够借助10亿以上人口进行测试,因此美国在这方面先天不足。而且中国的投资速度和规模从根本上高于美国。”

中国还产生在规模和易于获取程度上远超其他地区的数据。苹果(Apple)和谷歌都试图顶住政府的压力来保护用户数据,最突出的例子是去年苹果拒绝帮助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解锁圣贝纳迪诺(San Bernardino)枪击者的iPhone。中国企业没那么不配合。

关联链接

mqu.cn site.nu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