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密云法院:查控网络账户 30多名“老赖”到案执行

发布时间: 2019-03-19 17:08:51

今日(3月14日)下午,北京密云法院通报,为全面查控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各类互联网支付平台、征信管理平台逐步被纳入法院查控财产、信用惩戒的范围,“老赖”难以网络消费。截至目前已有30余名“老赖”因财付通账户被冻结而主动到法院履行义务,执行到位金额50余万元。

据介绍,在陈某申请执行丛某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中,密云法院执行法官通过最高查控系统查询到被执行人丛某有两个财付通账户并予以冻结,实际控制金额为1800余元,不足以支付全部案款。随后,被执行人丛某发现自己的微信钱包不能正常收付款,财付通公司亦向其推送了账户被法院冻结的信息,丛某随后与法院取得联系,当场将全部案款20860元现金交给申请执行人陈某,案件执结。

在另一起案件中,张某通过芝麻信用发现自己信用分数减少,手机软件推送的负面信息显示自己在密云法院有一执行案件正在执行中,他找到执行法官,才知道原来是自己没有履行因犯盗窃罪判处的一千元罚金。张某表示会尽快将罚金交至法院,以减少对芝麻信用等级的不良影响。

法官表示,移动支付账户的资金流动性较强,是被执行人隐匿财产的重要途径。在解决执行难的过程中,最高人民法院适时开通了最高网络查控系统,引入“财付通”网上控制功能和“支付宝”网络查询功能,使执行人员能够第一时间掌握被执行人的“微信”和“支付宝”账户情况并及时对其采取控制措施。

另外,芝麻信用已经与最高人民法院签署对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戒合作备忘录,专线对接、共享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对失信被执行人联合开展信用惩戒。芝麻信用会对失信被执行人做降分处理,并在应用平台披露,限制其在相关平台购物、贷款、投资等行为。同时,芝麻信用会向被执行人推送负面信息,促使其履行义务。被执行人看到自己的芝麻信用分数降低,蚂蚁花呗、蚂蚁借呗等功能已经不能使用,被执行人的网络消费行为受到限制,迫使其主动履行义务,以便消除负面信息,逐渐恢复信用等级。

法官表示,这一措施给被执行人的生活带来不便,许多被执行人迫于压力主动联系法院要求履行义务。该项强制措施实施近五个月以来,密云法院已有30余起案件的被执行人因财付通账户被冻结而主动到法院履行义务,执行到位金额50余万元。

来源:新京报

关联链接

mqu.cn site.nuo.cn